陈淑兰:(1965-)湖北云梦人。10岁从柳大华之兄柳大昌学习国际象棋,三年后转学中国象棋,得名手柳大华的指导。棋风泼辣,先走擅长炮局,后走喜用屏风马横车,反击力很强。
1979年获第十四届全国象棋赛(也是第四届全运会象棋赛)女组第五名。
1981,1982年获第十七届全象棋赛女子组亚军。1979年、1980年和1983年,在五次全国性象棋比赛中,均进入前六名。
990年获得全国象棋赛女子组第三名。
1982获象棋大师称号。
1998获象棋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我1965年生于武汉,祖籍湖北云梦。十岁那年,我喜欢上了被人称为“智慧的体操”的国际象棋,在柳大昌(柳大华之兄)的影响下,我进了桥口工人文化宫棋班,一学就是三年多。1979年国家体委将中国象棋女子比赛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同年第五届全运会增设了女子全国赛,可能出于新鲜感或者是好奇心,我决定改行学中国象棋。1978年随队前往温州观摩全国少年象棋赛,1979年正式进入湖北省队,师从柳大华。
学象棋不到半年,我就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全运会预选赛,大概是国际象棋的那点“底子”和对棋的悟性不错,我竟然打进了决赛,不过在只有八人参加的决赛中我仅名列第七。尽管如此,却激发了我的斗志。1980年乐山会猎,我跻身六强,同时获取晋升国家大师的资格。1981年上半年,肇庆鏖兵,我名及三甲,下半年温州喋血,我再次打进前六名,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接踵而来的1982年全国个人赛,我战胜了当时仅有的四位全国冠军:黄子君、谢思明、单霞丽和林野,最后获得全国亚军,被人誉为“红颜杀手”。
我进队时柳老师曾给我制定了“三年进前六,五年进前三”的计划,看来我是提前完成了任务,这些与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至今回想起来每逢大赛,每每关键之役所选用的战略战术,都是柳老师帮我制定的。我的棋风也酷似老师,是力战型的。我也能下盲棋,同时可以下三盘,有时也公开表演,1986年,《象棋报》曾撰文,我被誉为“开创了我国女子盲目棋之先河”。这一段时间我的成绩不稳定。1984年广州全国个人赛我第三次获得第六名,但这一段我在全国团体赛上都有上佳表现。1988全国团体赛在孝感举行,家门口作战,我队名及三甲,这也是我队的最好名次,作为主力队员,我的胜率极高。其实1982年成都之战的出色表演,只是一次超水平的发挥,那时我的棋艺正处在上升期,我感觉我的棋艺成熟期是在1986年至1990年这一段时间,而1986年湘潭大战则是我的最好一次机会,首轮战胜吉林许引,二三轮连和上海单霞丽和广东黄子君,四轮负于四川林野,前四轮保本,我不急不躁,接着四连胜(胜黑龙江张晓霞、安徽吴淑英、江苏汪霞萍、广东黄玉莹)。第九轮我与新秀胡明相遇,是局我一上来就弃子求攻,中局时对方弃还一子,我却未予接受(受之可和),然临杀时,走错了一个次序,先沉炮即胜定,谁知临枰鬼使神差地先下了一步兵,使胜负易手。虽然后两轮倾力相拼,第十轮胜了竞争对手陕西马麟,末轮胜了上届冠军安徽高华,最后与胡明大分相同,小分亏0.5分而屈居亚军。
从成都到湘潭,从1984年全国女子冠亚军邀请赛到避暑山庄邀请赛,还有1989年哈尔滨举行的棋后战,我获得一连串的亚军,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吧!屡屡冲顶未果,对我来说,是一次次的打击,也是一次次的磨砺。1998年10月,中国象棋协会推出新的棋手等级制,规定“四次进入全国前六名”者可晋升特级大师。我自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间,共七次打进全国前六名,其中两次亚军,两次第三名,因而被增补为特级大师。说句心里话,当我听到喜讯时,并没有太多的喜悦,这对我只能是一种慰藉和鼓励。1990年,在全国个人赛上我再次获得全国第三名。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自1994年离队后,我参加的比赛少了,但象棋仍是我难以割舍的情愫,毕竟我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象棋事业,我的生命早已与象棋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