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是这几年来中国体育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如今,中国象棋也开始尝试它的“破圈”之旅。
那么,如何才能让象棋“破圈”?即将举行的“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就做出了表率。
16日下午,第一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在上海棋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9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南翔举行的同时,也公布了预选赛的选拔机制——将有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四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74名棋手参加总决赛,其中不乏非华裔的象棋高手。
将发展目光放在外国棋手身上,通过中国顶尖棋手与外国棋手的切磋,将中国象棋的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推广出去,这就是中国象棋在未来五年的目标。
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
百万奖金,邀四大洲棋手参赛
“象棋是一项起源于中国的运动,但是这些年来,世界各国的象棋爱好者越来越多。”在第一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用“出乎意料”来形容首届公开赛的参赛情况。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届比赛设有专业组比赛、海外组比赛、青少年团体赛和名人邀请赛,总奖金高达100万元人民币。
其中,专业组比赛邀请了全国等级分名列前茅的23名男子棋手和7名女子棋手,以及东道主男、女棋手各1名,共32名棋手参赛。
王天一、郑惟桐、蒋川、孟辰、赵鑫鑫、洪智、吕钦、汪洋、郝继超和谢靖10位等级分在2600分以上的一流高手,以及唐丹和王琳娜两位全国女子象棋等级分排名第一、第二的巾帼棋手都将出战本届比赛。
不过,真正令单霞丽院长“出乎意料”的,还是本届赛事的最大亮点——海外组比赛。
根据此前预选赛的情况,海外组比赛将有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四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74名棋手参加总决赛。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海外组比赛将通过天天象棋在线上进行,但报名参赛的情况可谓相当火热。
“要知道亚洲也就只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棋手参加比赛,而光是欧洲就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棋手,更重要的是其中很多都是非华裔的选手。”
在列出这组数据时,单霞丽院长颇为骄傲,“众所周知,象棋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和体育项目,但是在宣传包装和推广过程中做得还不够好。”
“这次我们的特别策划也得到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霍震霆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欧洲象棋联合会、亚洲象棋联合会,包括北美的协会都是全力支持,我们不单单是在海外华人开展比赛,还将这样的体育文化带给非华裔的选手。”
越来越多优秀国外棋手的出现,也正是单霞丽院长对于中国象棋未来发展的信心。在采访中,她就以德国象棋协会会长为例。
“这位心脏科知名的主刀医生,在学会象棋后,发现其中奥妙无穷,也带动了一大批德国当地人学习象棋。这项赛事就搭建了一个平台,让非华裔选手可以和中国棋手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
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胡荣华。
40年后再现“上海杯”风采
这虽然是第一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以“上海杯”为名的象棋顶级赛事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棋坛。
差不多40年前,也就是1982年时,上海就曾经举办过上海杯”象棋大师邀请赛——彼时,来自全国的16位顶级棋手云集上海,捉对对弈。最终,拥有“中国象棋第一人”之称的胡荣华一路过关斩将,问鼎了这项杯赛。
“那时候,全国除了‘五羊杯’之外,就是这项‘上海杯’的象棋比赛了。当时可以说,上海开了一个好头,办得很成功,棋手们都说吃和住都很好。”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胡荣华也出现在了发布会的现场,回忆起当年那场只举办了一届的“上海杯”,这位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还颇为感慨。
“当时办‘上海杯’也没有想过要办多少届,但现在办这项赛事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上海想打造一个品牌赛事,做一个南翔的名片,嘉定的名片,上海的名片。”
就如胡荣华老先生所说的,从如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的赛制到未来的办赛计划,不难看出这项赛事的长远目标:
赛事已经决定连续在南翔举办5届,同时借助象棋和南翔小笼制作技艺两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利用体育赛事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关注度、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市民认同。同时希望借助赛事助力上海五大新城建设,提升嘉定南翔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软实力,推动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40年前曾有过这样的优秀赛事,如今我们希望传承这样的赛事。”单霞丽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在40年文化传承的同时,中国象棋的优秀赛事也需要“求新求变”。
“我们希望在连续办赛中,让赛事体系更丰富。除了顶尖赛事,还有青少年赛事,还有业余爱好者赛事,包括企业家的赛事。这样参与度更高,顶尖棋手发挥更好,影响力会更大。”
“让更多顶尖棋手、业余棋手和非华裔棋手通过赛事推广象棋,也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单霞丽说。